第四百七十五章 问策於卒,收获累累
/br> 现在,有百夫长呈上建议,李孟羲明白了,攻城全带刀盾士,是不合适的。 应该分情况讨论。 攻城墙的,自然依然刀盾士合适。 但,破门队,破门之後,是直接要入城厮杀的,城中空间大,情况也复杂,可能要面对守军骑兵冲击,也可能会面对守军枪阵压来。 所以作为反制,破城队必须也带长枪大戟,弓弩。 可由此,产生一个问题。 依李孟羲所知,一手拿盾,一手拿枪戈,实则不如单纯的枪阵犀利。 2 平日里C练,盾戈手跟戈手对打,戈手同样b盾戈厉害。 一手盾,一手长兵,稍显得笨重,单手用长兵,速度和力道也慢。 因而,盾枪合用,李孟羲认为,不是最好的选择。 还有,弓弩手既然也要跟着破门队入城,弓弩手拿盾是必须的,所有攻城士卒都需要拿着盾防御头上的箭雨。 但弓弩手拿着盾,还如何御使弓弩? 这个问题,其实也好解决。 无论戈手,枪手,还是弓弩手,未入城时,需要拿着盾遮掩箭雨。 到入城之後,盾影响战斗,索X直接丢掉就是。 这便是解决办法。 李孟羲皱眉思索良久,他得到了今日最有份量的来自於普通士卒的战策。